1月31日,中国足协向第一批15个青训中心授牌
1月31日成了决定中国足球未来的一个大日子。
这一天,中国足协向第一批15个青训中心授牌。一批足球专家和专业人才受聘成为青训顾问和各级总监,让专业人做专业事。
中国足协还宣布将在辽宁、四川、深圳三地建立足球和田径混合选材基地,跨项选材实在落地。
《中国足协关于调整青少年球员转会与培训补偿标准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在同一天颁布,青训机构和培训单位的权益得以进一步保障。
健全体系
青训中心的筹备工作历时半年,自2017年8月起,中国足球协会就派出专家组,兵分多路奔赴各地青训中心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和帮助各地查找青少年足球工作的疑点、难点和堵点。
目前,中国足协已出台了《中国足球协会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暂行管理办法》,对青训中心实行申报、审核、评估制度。
杜兆才为徐根宝颁发青训顾问聘书
截至1月25日,共有24家单位发来申报材料,经过评估组对申报材料的逐一审核,结合前期专家组的实地调研情况,北京、上海、重庆、大连、武汉、成都、青岛、深圳、广州、延边、喀什、梅州、苏州、常州、普陀共15家单位获批为新周期第一批青训中心。
中国足协党委书记杜兆才表示,将建立健全“职业俱乐部青训体系、省市体育局青训体系、城市青训体系、体教结合校园青训体系、社会俱乐部青训体系”五大青训体系为一体的多元化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布局国内、国际两类青训中心,做大做强全国青少年足球超级联赛。
杜兆才说:“中国足协将与各省区市加强合作,加快建设一批由中国足协主导、省区市共建、国内统一标准的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将其打造成为中国优秀球员的摇篮。”
青训中心将成为中国足协的重要抓手,成为培养中国足球优秀人才的孵化器。中国足协会对各青训中心给予政策、管理等全方位的支持,进一步加大经费扶持力度,给予派驻青训总监、青训教练等直接技术帮助。
杜兆才(右一)为徐根宝(右二)、海斯特琳娜(左一)颁发青训顾问聘书
各青训中心将在中国足协的技术指导下,开展球员集训、基层教练员培训,积极组织各类青少年竞赛活动,青训中心的地区和全国性赛事将逐步展开。
和第一批青训中心一起揭晓的,还有青训顾问和各级青训总监,徐根宝、海斯特琳娜、达米亚诺、李树斌、孙雯、肇俊哲、杨玉敏分别受聘为青训顾问、全国青训总监和地区青训总监。
这些专家名宿将负责指导中国足球青训体系设计、青训中心建设和青少年足球训练工作,全面提升我国足球青训专业化、实效化和国际化水平。
混合选材
辽宁、深圳、四川三地被授予“足球田径混合选材基地”成为授牌仪式的一个亮点,这也是中国足协为鼓励“双向能力协同发展,探索足球人才培养新模式”的一次革新与尝试。
足球发展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身体对抗要求,基本的运动能力越来越重要。
中国足协常务副主席、秘书长张剑(右一)为李树斌(左一)、达米亚诺(左二)、孙雯(左三)颁发全国男、女足全国青训总监
部分欧洲足球发达国家率先认识到了这一点,欧洲众多俱乐部的青训机构专门设计和增加了以速度、爆发力和协调性为主的田径运动训练内容,甚至还设置了专职的田径教练,并已经因此取得了良好训练效果。
考虑训练观念转变对足球项目发展的重要性,为探索足球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路径,经过反复调研论证,中国足协最终决定在辽宁、四川、深圳三地建设“足球田径混合选材基地”,混合选材基地将以8—12岁青少年儿童训练为主。
在中国足球历史上,从田径运动员转行成为足球选手的例子并不鲜见,国脚李华筠、谢峰、孙继海等都曾接受田径训练,女足选手温丽蓉、范运杰等也曾在田径场上留下自己的身影。
完善机制
过去,青训机构和培训单位吃亏不少,一些青少年球员年满18岁之后,在经纪人的利诱下,以各种理由不与培养自己的机构或单位签订职业合同,这种行为造成的伤害和负面效应难以估量。
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助理、党组成员、中国足协党委书记杜兆才出席会议并致辞
现在,情况终于有所改变。中国足协对现行《中国足球协会球员身份与转会管理规定》的相关条款进行调整与补充,公布了《中国足协关于调整青少年球员转会与培训补偿标准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
中国足协副秘书长、竞赛部部长戚军对此进行了介绍,本次调整和补充,主要涉及八大方面,其中包括增加低年龄段青少年球员国内培训补偿年龄、调整国内青少年培训补偿费用标准、严厉打击通过利用涉外转会手段逃避培训约定的行为等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重要举措。
近期,有多名球员在培训协议期限内被经纪人签到了国外的低级别小俱乐部,然后再以高价卖到国内俱乐部,完成了“出口转内销”。
中国足协将对此进行严控和打击,明确提出了“出口转内销”“出国涮水”的概念,一旦发现有球员在培训协议期限内擅自有类似行为,将受到中国足协24个月的停赛处罚。
与会领导、嘉宾大合影
此外,在培训单位连续4年为青少年球员注册的情况下,小球员在年满16岁以后,培训单位如果能够提供不低于所在地区上一年度平均工资的3倍,则培训单位有权与球员签订不超过两年的工作合同。
球员如不和原培训单位签订合同,则会受到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停赛24个月的处罚。中国足协还将青少年国内培训补偿年龄从12周岁调整为8岁。
《中国足协关于调整青少年球员转会与培训补偿标准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的发布,表明了中国足协加强与规范我国青少年培训与转会市场的管理,保护与鼓励长期致力于青少年培训的青训机构积极性,让青训链条上的各个环节价值得以充分体现,真正打造出高质量、易衔接、可持续的中国足球青训体系的决心。
会
后
中国足协党委书记杜兆才接受了记者专访,畅谈中国足协职能改革、中国足协未来工作布局、中国足球文化以及中国女足等方面的热点话题。
中国足协职能改革
杜兆才:中国足协机构
改革调整后职能更加精细化
▣ 杜兆才就中国足协前不久进行的机构改革和调整进行了解读,调整遵循更加扁平化、实效化和专业化的原则,职能更加精细化,并且去行政化也是重要考量,吸纳专业人士到专业岗位上去。
▌杜兆才表示,中国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中国足协改革也进入一个新阶段,此次机构改革调整,内部机构由过去的15个变成现在的27个,还有3个下属单位:福德宝公司、中超公司、香河基地。
改革调整遵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调整之后机构更加扁平化、实效化和专业化,职能也更加精细化,过去中超就一个执行局,同时管理中超、中甲、中乙事务,现在变成中超部、中甲部、中乙部三个部门,对各个层级竞赛的组织将更细化,效果会更好。
比如对俱乐部的管理方面,过去大量业务都在法务规划部,现在对俱乐部准入,专门成立准入检查部门,对各个俱乐部标准制定、政策的调配将发挥重要作用。
新成立的注册部,职能主要从竞赛部里分离出来,因为从青少年到青年,到成年,有很多的球员要通过注册大数据进行统筹管理。
此外,为了加强党建工作,成立了纪检监察部,是为了中国足协,包括中国足球界在党建、纪检监察工作方面更好地落地,为中国足球创造一个良好健康的生态环境。
“现在设立的机构,更加专业、更加细化,我们的管理也更加有实效性。”
▌杜兆才还表示,此次机构调整,去行政化也是重要的考量,并吸纳专业人士到专业岗位,淡化甚至去掉过去那种行政化的部长、副部长,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经验,设置高级主管和青训总监、训练总监、顾问,非常专业化。使足协的管理干部能上能下,可进可出。
他进一步表示,这次聘任的像全国青训总监李树斌,是著名的老教练员,有丰富的执教经验和训练管理经验;同时还聘请了法国青训功勋达米亚诺担任青训总监,他一手主导并策划了法国青训体系,曾经斐然,经验丰富。足协将把国际先进理念、经验、办法,结合中国目前的实情打造、构建青训的管理架构。
这次还聘请肇俊哲担任东北地区青训总监,他年轻有为,很有朝气;还有孙雯,将负责女子青训工作,她本身就是优秀球员,英语讲得很棒,很有国际眼光和国际视野。
“想如何让铿锵玫瑰再次绽放,从青训抓起,从娃娃抓起。”
中国足协未来工作布局
杜兆才:着力构建
"五系一体"+"两心"+"一赛"青训模式
▣ 杜兆才表示,足协经过前期大量的调研、筹备,已构建出“五系一体”的青训体系,加上两个训练中心和一个赛事平台,统称为“五系一体”+“两心”+ “一赛”的青训模式。
▌杜兆才表示,“中国足球改革进入一个新阶段,足协对工作重点做了梳理,做了一些调整。现在正在策划落实的就是青训体系的构建,这是一个战略性工程,同时也决定中国足球未来十年或十年以后的状态和竞技水平,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
▌五个青训体系
是一个正在发展的职业体系,是由中超、中甲、中乙俱乐部自身构建起人的才培养体系,“过去的中超俱乐部基本没有什么‘造血’功能,球员靠从外面引进、现在他们也构建起来了。
足协的政策还决定,现在有U19、U17的,明年要符合规定标准,需建起U15、U14、U13共五级青训体系,这是中超俱乐部准入的硬性条件。此外,中甲有四级训练体系,中乙有两级训练体系,这是职业体系的一条线。”
第二是举国体制。“发挥好举国体制,用好全运会政策,构建省市的青训体系。原来省市抓训练,有丰富的经验,也有很丰厚的资源,但是,在改革往市场化方向推进之后,举国体制的优势渐渐被弱化了。因此,我们意识到要把举国体制和市场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利用全运会的杠杆,构建起省市青训体系。全运会的设定也就是五级竞赛体系,像U21、U19、U17、U15、U13这样的杠杆撬动之后,省市体育局也会按照这个竞赛组队培养,进行参赛准备。”
第三是城市系。“主要利用青运会的杠杆撬动城市,组建青训的优秀学员培养体系。实事求地讲,足球发展的根基还是依托于城市,而城市是足球发展的最主要的天地。足协对城市这块空间非常重视,但需要有个抓手,通过利用青运会的政策,提出一些相关改革的措施办法,总局非常支持。今后,足协将在全运会上,还有全国青运会上调整足球的一些竞赛政策。”杜兆才说。
第四个体系是体教结合的校园青训培训体系。“校园足球发展如火如荼,孩子们很喜欢足球,因为它的趣味性很强,足球的功能也非常好,激发孩子培养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性非常强,校园开展足球是非常好的一项运动。校园足球是推广足球文化、普及足球人口的一个重要的平台,是非常好的事情。应该在它的基础上设计培养优秀球员的通道,所以,中国足协前期和教育部一起研讨,共同策划推进校园足球,形成体教结合的青训体系。各地青训中心设立后,根基还在校园,现在教育部搞的“满天星计划”训练营非常好,足协的青训中心将和它做好对接,力争在普及的基础上抓提高,形成一个良好的体系。”
第五个青训体系在社会俱乐部。杜兆才表示,现在社会俱乐部办青训积极性非常高,动用了很多社会资源,还有一些资本进入到青训俱乐部的培养当中,足协要把规划好、调动好。
▌“两个训练中心”是指国内青训中心和国际青训中心。
杜兆才指出,在欧洲和南美,都设了青训中心,欧洲是在西班牙、捷克、葡萄牙,中国足协还和意大利等几个国家谈成共建的合作办法,还和巴萨俱乐部、切尔西俱乐部等都有合作。在巴西、阿根廷也建了青训中心,也是足协的青训基地。同时,足协在前段时间和美国谈成了女足重点青训中心,国际青训中心放在美国,因为美国的女子足球,高校的女子足球水平非常高的,并且它的面积非常广,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
▌“一赛”主要是正在打造的青超联赛。
“训练需要有赛事平台,足协正在打造一个青超联赛,相信最后会形成一个非常好的品牌,并且会为青训、培养青少年搭建了一个很好的赛点结合平台。”杜兆才表示。
中国足球文化
杜兆才:积极打造中国足球文化
努力解决中国足球“顽疾”
▣ 谈及中国足球文化时,杜兆才表示建设中国足球文化对于国家构建大文化格局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针对中国职业联赛近些年所出现的一些赛风赛纪以及球员身价的虚高等“顽疾”时,杜兆才表示,中国足协正在积极研究举措和办法,对相关问题采取规范和引导,使中国足球的大环境在健康的轨道上持续行进。
▌众所周知,足球文化体系建设在中国足球事业发展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中国足球文化体系却亟待完善。2016年,《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年)》(简称《规划》)正式出台。
《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培育足球文化,大力弘扬拼搏进取、团结协作、快乐分享的文化内涵。此次中国足协成立青训中心对于打造中国足球文化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对此,杜兆才直言足协在培养中国足球文化工作上也有着自己的想法,“我们正在积极研究打造中国足球的文化,我认为这非常重要。因为文化往往是任何项目乃至社会发展的根基,也是一个内在发展的动力。与此同时,我们在逐步构建健康的、积极向上的足球文化,这也是我们协会(中国足协)重中之重的一项工作。当前,我们也在积极努力打造中国足球专属的足球文化。譬如球员文化、俱乐部文化,包括球迷文化,以及足球大家庭的文化等,有了这些文化,才能和我们国家构建的大文化格局匹配起来,才能架构起中国足球的大文化。”
▌当被问及中国足协将如何解决中国职业联赛所出现的一些“顽疾”时,杜兆才表示中国足协一直在积极努力营造良好的、适合中国足球成长的氛围和环境。
“协会去年出台了18条规定,其中有调控俱乐部的投资过热的问题。同时也有针对俱乐部引援“竞赛”的问题。因此,我们制定了调节费,即国际运动员4500万,国内球员2000万。超出这个范围之后足协就要征收调节费。这也是我们在调控采取过程中一种行之有效的措施办法。当然,我们始终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希望中国足球要在非常理性的、健康的投资环境中发展,通过制定政策法规的引导,通过办法和措施来调控,使足球投资环境变得更加理性和健康。此外,针对球员的工资问题,我们也在积极研究,希望球员能对自身价值形成一个更加清晰合理的评价体系,从而对身价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匹配。”
▌此外,杜兆才还表示,在中国足球发展的进程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属于正常的现象。
对此,中国足协有责任、有义务根据中国足球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作出积极回应,寻求解决办法,将中国足球发展拉回到合理有序、正常健康的的轨道上去。
“下一步,我们还将研究制定中国职业足球诚信体系,研究制定信任制度,对俱乐部、球员、教练员,包括中介人、经纪人进行更加规范的管理。中国足球这些年快速发展,总体上事态是非常好的,从中央领导,包括各级政府,包括广大的百姓,都很关心、很支持足球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当中,出现这样和那样的一些情况,我认为也是发展当中的一种正常的现象。我们足协有责任、有义务根据新的情况研究一些新的措施办法,把这个调控好,使我们的联赛和中国足球更加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中国女足
杜兆才:重振女足精神
未来将着重在女子校园足球上下功夫
▣ 12月22日,在武汉召开的职业俱乐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会议上,杜兆才强调,通过职业俱乐部与高校建高水平俱乐部双措并举大力发展女足,重振“铿锵玫瑰”的女足精神。
▌对此,杜兆才从女足精神层面解读了此举的意义,“大家回忆过去,女足是我们的骄傲。当年的‘铿锵玫瑰’更是中国足球的符号,是一种精神。”
同时,他不否认,由于市场化改革的需要,男足市场化程度逐渐大于女足,以至于女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的发展中处于“相对滞后”的状态,“现在足协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且计划采取积极措施,即从战略的角度进行一些布局。从足协的角度来讲,男、女足各有战略的侧重点。”
他表示,今后男足的发展重心将围绕冲击世界杯、职业联赛改革、扩大市场化等方面下功夫,进一步扩大足球的社会影响力,尽可能多地为社会提供一些正能量的体育文化。
▌对于女足的发展重心,杜兆才也给出了详实的规划。
在他看来,女足更多地承载着为奥运争光、重振女足精神、重回世界前列等任务,“足协现在重新做了一些调整,针对女足,我们已经做了战略层面的思考和规划,并要采取一些措施和办法,就是希望能重振女足雄风、让‘铿锵玫瑰’再次绽放。
首先,我们要从青训抓起,加大女足青训布局力度,现在很多学校愿意组织男孩踢足球,女孩相对少一点,我们用政策调控,把青训中心做起来,把校园女足做得更大一些。
与此同时,我们和教育部一起研究,积极拓展校园女子足球的数量。”
▌“其次,希望借助男足相对成熟的职业化体系去带动女足的发展,也就是说用男足反哺女足。事实上,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共同体。男女足并进,对俱乐部、对整个足球文化都是非常健康的。现在,有很多的俱乐部投资人也对女足市场表示出了浓厚兴趣,纷纷表示下一步适当地要把女足俱乐部建起来。”
杜兆才说,“第三,积极策划发展校园女足,尤其是大学女足。我们和教育部共同探讨,希望通过打造高水平的女足的高校联赛推,推动校园女足的发展。今后,我们还要继续推动女足实现体教结合,为高校女足的发展有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打造良好的平台。”
中国足球发展
杜兆才:迎接挑战
做好中国足球发展的顶层设计
▣ 杜兆才就如何推动中国足球发展等问题进行了解读。
▌此前,杜兆才曾担任田径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当谈到田径和足球两个项目时,他表示:“经过努力,我们在田径的优势项目、耐力项目上都有了很大进步。田径是基础大项,是运动之母,对各个项目的训练理念、管理理念,都会为其他的项目有参考价值。在田径的管理中,我经历的一些措施和办法,对我来抓足球是有借鉴作用的。”
▌当谈到如何对足球的社会化、市场化、职业化更好地管理时,杜兆才表示,体育都是相通的,在管理理念、管理方法上都可以借鉴。
“现如今足球的发展环境这么好,从中央领导到省区市各级政府,再到百姓对足球都非常关心,也非常支持,同时也充满了很多的期待。对我来讲,足协的压力要远远大于田径,但是压力也是一种动力、一种挑战。要迎接挑战与社会各界通力合作,做好中国足球发展的顶层设计,规划好发展路径。”
▌针对如何做好足球扶贫工作
杜兆才说:“在老少边穷地区的的确确有许多孩子很喜欢足球运动,但是条件可能不允许,我们也针对此用青训中心训练基地的措施办法,在边远地区设立青训中心,例如新疆喀什、延边青训中心,甚至今后还要在西部陆续地设立一些稍微低层次的青训中心,实际上是为了带动中国足球一个整体的发展。”
▌最后,杜兆才强调,足球不仅仅承载着一个竞技体育提高的问题,它还承载着打造人们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爱国情怀,包括人格的历练,同时还承载着很多社会属性、社会功能。足协有义务,在抓普及、抓提高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全民足球运动的发展。
来源/人民日报 人民网
“135编辑器”提供技术